計畫理念

計畫理念

(一) 計畫目標
     政治系傳統上屬於博雅教育,重理論與人文社會素養,與法律、醫學與商學重視專才訓練不同,因此較忽略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。為培養政治系或人權學程畢業的學生未來能將所學加以學以致用,提升職場競爭力,結合人權倡議(人權學程課程)、綠色社會運動與政治(政治學系課程)、政府與政策行銷(政治學系課程)、民意與調查研究(政治學系課程)、以及實習(政治學系課程)五門課程,透過此五門課的合作與整合,讓學生學會如何將理念化為行動的基礎,並藉由實習來體驗。

(二) 整體課程設計
     社會上有很多價值,同學也從課程中學到很多價值,如:人權、正義、平等、自由、民主、環保、發展、安全、秩序、穩定、改革;這些價值可能是相輔相成,也可能有些時候是有衝突的。在價值背後,將會伴隨不同的理論基礎與論述,我們如何將這些論述化為具體的公共行動,將是本計畫主要的共同問題。政治系與人權學程的學生未來將會有很大一部分到NGOs、政府部門、媒體工作。假設作為一個公民或是一個NGO的工作者,當同學面對問題時,包括人權侵害事件、環保問題,如何運用所學人權價值、綠色價值與理論來透過文字或多媒體的運用,形成公共的行動(人權倡議與綠色社會運動與政治課程)。在另一方面,作為一個政府官員如何以公共利益價值與實踐為目標,透過有效的政策行銷管理策略,妥善分配與募集資源,以具創新性之社會行銷發揮影響力贏得民眾支持,並與民間及非營利組織(NPO)合作,產出符合公民公共利益的公共服務方案(政府與政策行銷課程)。至於民意與調查研究則是學生必須學習的工具。學生依據「人權倡議」和「綠色社會運動與政治」「政府與政策行銷」三門課程中所介紹之重要議題,找出感興趣的主題,決定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,設計問卷題目,規畫和執行調查方案,分析和解讀民調資料,作成決策行動,分享和呈現學習成果。此五門課的關係將可用圖表一呈現出來。
同學比較缺乏的是如何拍攝紀錄片之能力,因此我們將另外舉辦「影像敘事工作坊」來加強同學這方面的能力。至於學生的實習機構也以政府部門、非政府組織、學術單位及智庫、媒體機構為主。

(三) 跨領域合作與師資專業之安排
1. 共同網頁  http://www2.scu.edu.tw/politics/default.asp?Subject=Resource,ji,我們將在本系網站的教學資源部分,闢一個「價值、理論、與公民行動」的專屬網頁,在網頁上除陳述整體教學目標理念之外,各科目的授課計畫表、教學進度、教材資料、學生生成果報告、戶外教學紀錄等成果上網公開分享。
2. 學生成果分享:透過本系系周會共同時間,讓不同班級的學生有機會分享他們的成果,這些成果可能由文字報告呈現、也可能用多媒體方式呈現。
3. 舉辦「影像敘事工作坊」:本工作坊希冀透過:專業講師的邀請,以及影像記錄等基礎課程的培力。讓學生能從一個紀錄片的門外漢出發,由基礎理論、攝製流程、哲學思考到技術層次的訓練與實作拍攝,短時間內學會如何拍攝一部紀錄片,並以此來表達他們的觀點。 
4. 教師教學分享:定期舉行教師教學經驗分享,並規劃共同的活動。
5. 我們將邀請約三十位校外師資來協助,這些包括來自NGO部門的理事長或幹部,如;台灣人權促進會、蠻野心足協會、彰化環境保護聯盟、台灣促進和平基金會等,另外有部分師資來自政府部門,最後還有三位來分別自台大、中正以及世新大學的教師。

(四)預期效益
1. 培養同學解決問題的能力
2. 培養同學創新的能力
3. 培養同學掌握社會脈動、關懷社會的能力
4. 培養同學多媒體運用的能力
5. 報告寫作的能力
6. 培養同學將理念表達以及化為行動的能力

(五) 自評方式
1. 除實習之外,每門課將作課堂反映問卷,了解學生學習成果。至於實習課則將由同學填寫實習問卷。
2. 每門課將會有同學的成果報告。
3. 舉辦成果發表會。
4. 網頁將呈現各科目的授課計畫表、教學進度、教材資料、學生成果報告、戶外教學紀錄等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